od体育入口-猛龙勉强获胜,需进一步提升实力
中国自主汽车企业,经过这几年的角逐,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强弱局势。有些车企借助这几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实力担当,而有些车企则在徘徊中倒退,被新生车企迎头赶上。那些风光的你们都知道,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些在努力挣扎的车企。
华泰汽车
看到华泰汽车的销量表,我忍不住笑了:华泰居然还在吃现代圣达菲的老本,而且还搞出个两代同堂。甚至我都很惊奇,它居然还活着。记得大约10年前,他们拖 欠我所在公司的货款,最后给了几台特拉卡抵债。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,觉得它早就该倒闭了,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,它还活着。
其实这些年华泰一直 就没闲着:把总部从山东荣成搬到北京,把土掉渣的田字商标(华泰吉田)改成如今有点暴发户土豪味道的新Logo,参股银行的资本运作,收购萨博闹剧,在全 国各地疯狂圈地 --- ---似乎这家民营小车厂的日子还过得挺精彩。但是不管怎么样,汽车厂终究是要靠卖车来生存的, 5000台左右的月产销量或许还勉强能支撑(据说华泰产能利用率不到10%),但是如果继续恶化下去,后果就不堪设想了。
东南汽车
从上面的这张销量表可以看出,除DX7外的其他6款车,4款的销量是两位数,2款是三位数,真不知道在DX7推出之前东南汽车是怎么过的。富利卡、得利 卡、菱帅、菱绅、菱悦、蓝瑟 --- ---都曾经在市场上热销过一阵,不曾想会沦落到这样的光景。自从三菱移情别恋到广汽,东南就完全失去了依托,由于没有技术积淀,只能继续“抱大腿”。一 番争夺之后,最后东风把东南收入了囊中。好消息是高颜值的紧凑型SUV DX7受到了市场的追捧,而且另一款高颜值的小型SUV DX3即将于今年11月上市,至少能撑一段时间。
但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?
广汽三菱
大约20年前,三菱的吉普、丰田的面包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,广东汽车走私团伙的最爱。各地公安局、派出所里配的公务用车也大都是三菱越野车,后来长丰猎豹靠组装三菱越野车也一度红火。可以说,三菱曾经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越野车专业厂家。
让 人难以理解的是,中国近几年的SUV热潮中,却几乎看不到三菱的身影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三菱的帕杰罗、欧蓝德等车型都是真正的越野车,重在越野性能, 与当前流行的以外形、空间和舒适性为主要卖点的城市SUV(伪越野车)格格不入。另一方面,2000年的隐瞒质量问题的丑闻导致三菱汽车信誉大大受损,三 菱财团大幅减小了对汽车的投入,导致新车型的开发跟不上市场的节奏。以原装进口4B11发动机为卖点的劲炫曾经受到市场的欢迎,每月有5000辆左右的销 量,也由于更新换代太慢,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了。
曾有传广汽三菱准备国产2017款欧蓝德,不知道在三菱被日产收购之后,其开发进度会否受到影响。总之,目前看起来,广汽三菱的前景不容乐观。
长安铃木
长安铃木的衰落让人唏嘘不已,上世纪90年代末奥拓曾在中国风靡一时,特别是在其大本营重庆,出租车是清一色的奥拓,后来又改成了黄色的羚羊。雨燕和天语 也曾经在两厢车市场独树一帜。有人说是铃木的品牌号召力不够导致了长安铃木的销量不佳,有人说是长安的做工问题,有人说是营销的问题,其实根本原因还是产 品的竞争力不够。中国家庭轿车市场需求已经从初期启蒙阶段升级到对空间、价格、舒适性和颜值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,而铃木在全球汽车界以造小车见长,车型车 间小,价格相对于国产车偏高,外形方面也显得老旧,很难赢得年轻人的青睐。所以尽管其在锋驭销量一般的形势下又紧急推出维特拉,甚至为了迎合中国市场,不 惜把超级维特拉的档次下降为紧凑型,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。
个人觉得短时间内中国市场对于“大车”的需求还是很旺盛,等汽车普及率进一步提高,而城市道路拥堵程度进一步恶化,停车难、油价高等问题更加突出,“小车”时代就会到来,那时才是铃木、菲亚特等小车制造商的春天。问题是长安铃木能撑到那一天吗?
昌河铃木/昌河汽车
曾经的中国微车四巨头:五菱、长安、昌河、哈飞,前两个成功转型为乘用车厂家,占据市场重要地位。哈飞被收购后,则沦为了长安的代工厂。可能正是有了这样 的前车之鉴,2012年昌河被并入长安后,员工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权罢工运动,局面几乎失控。不得已,有关部门承认了昌河的独立地位。2013年北汽集 团收购了昌河汽车70%的股份,将其作为自己冲击中国汽车行业“老四”地位的一个重要版图。
在北汽的支持下,两款SUV车型Q25和Q35先 后上市,再加上福瑞达,8月份销量4410辆,应该勉强能养活自己了。而昌河铃木就悲惨了,8月份曾经深受市场欢迎的北斗星和利亚纳两款车合计销量才 868辆,沦为鸡肋。估计合资的双方也就是尽尽人事而已,进一步发展是谈不上的了。
添加微信公众号:蜗牛车志买车问萌姐。(还有车展门票哦)
===============
微信公众号:蜗牛车志
每周2款设计师原创超清汽车手机壁纸!
一起发掘有车的快乐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